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与二次人口红利

被引:51
作者
耿志祥
孙祁祥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延迟退休; 预期寿命; 二次人口红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F249.21 [劳动力];
学科分类号
1407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延迟退休是否会带来二次人口红利一直存在观点上的分歧。本文通过构建拓展的世代交叠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延迟退休对储蓄率、资本积累和产出等经济变量的影响。我们的研究表明,延迟退休对总产出的影响取决于理性行为人降低储蓄引致产出下降效应与劳动力供给增加引致产出增加效应之间的强弱。数值模拟表明,延迟退休过程中的预期寿命增加可以产生二次人口红利,延迟退休年龄5年(10年),产生二次人口红利所需的平均预期寿命提高的幅度不超过5.5岁(8岁)。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从人口红利的角度而言,把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纳入到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内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8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人口老龄化、资产价格与资本积累 [J].
耿志祥 ;
孙祁祥 ;
郑伟 .
经济研究, 2016, 51 (09) :29-43
[2]   人口老龄化、现收现付制与中等收入陷阱 [J].
林山君 ;
孙祁祥 .
金融研究, 2015, (06) :48-63
[3]   人口老龄化与最优养老金缴费率 [J].
康传坤 ;
楚天舒 .
世界经济, 2014, 37 (04) :139-160
[4]   二次人口红利视角下国民储蓄率影响因素分析 [J].
孟令国 ;
王清 ;
胡广 .
经济科学, 2013, (05) :9-18
[5]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J].
蔡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56-71+206
[6]   人口结构与储蓄率:基于内生人口结构的研究 [J].
董丽霞 ;
赵文哲 .
金融研究, 2011, (03) :1-14
[7]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4-13
[9]   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 [J].
袁志刚 ;
宋铮 .
经济研究, 2000, (11) :24-32+79
[10]  
Demographic change,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and savings[J] . David E. Bloom,David Canning,Richard K. Mansfield,Michael Moore.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 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