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要素产出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其效应研究

被引:5
作者
谭灵芝 [1 ,2 ]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人口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地要素弹性; 空间关联网络特征; 社会网络分析; 省际差异;
D O I
10.13902/j.cnki.syyj.2018.06.007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目前,土地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更多地表现为非线性空间网络结构。基于我国30省市2005、2010和2015年省级土地要素弹性数据,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NA)解析我国土地要素弹性的网络特征及其空间效应,并对我国不同省份经济空间地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从整体而言,土地要素投入空间关联紧密度逐渐增加、网络等级水平逐步降低,部分区域间经济均衡性在增强;高中心度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部分中部省份,对其他省份产生了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整体网络结构和个体网络结构对土地要素贡献率变动有显著影响,并有助于区域均衡发展。因此,制定土地政策必须深刻认清我国土地投入的空间网络关系和网络特征,高度重视不同区域间的土地要素的空间联系,通过产业转移、资金、技术等的流动提高土地级差收益和土地贡献率,促进区域间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动和空间优化配置,全面提高土地产出弹性和贡献率。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能源消费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研究 [J].
刘华军 ;
刘传明 ;
孙亚男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5) :83-95
[2]   基于共协理论的创新驱动—投资互动的中国经济转型战略 [J].
刘建华 ;
姜照华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 36 (02) :25-33
[3]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J].
蔡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56-71+206
[4]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效率与潜在增长水平 [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袁富华 ;
陈昌兵 ;
陆明涛 .
经济研究, 2012, 47 (11) :4-17+75
[5]   长期增长过程的“结构性加速”与“结构性减速”:一种解释 [J].
袁富华 .
经济研究, 2012, 47 (03) :127-140
[6]   土地投入对中国二三产业发展贡献的定量研究 [J].
毛振强 ;
左玉强 .
中国土地科学, 2007, (03) :59-63
[7]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M].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8]  
中国城市上土地扩张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单中心城市空间模型..刘琦;.上海财经大学.2011,
[9]  
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研究.[D].李仙德.华东师范大学.201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