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结构演化的微观机理:“赋权”还是“赋能”?

被引:13
作者
张昊 [1 ]
林勇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共享经济结构; 赋权; 赋能; 演化机理; 超边际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本文从"赋权"向"赋能"转化的动态视角,探讨了共享经济结构演化特征、方式、动力机制及其增长效应。首先,分析了平台型企业与异质性劳动分工所形成的两种共享经济结构,重点阐述了"赋能型共享"区别于"赋权型共享"的演化逻辑,及两者在价值网络节点上关系与功能的嬗变。然后,揭示了赋能机制在赋能型共享演进过程中的重要性。最后,采用超边际模型探究共享经济结构演化的微观机理及其增长效应。研究表明:两种共享经济结构都有助于深化共享网络联结、扩张供求市场容量,增加人均收入,促进就业;但赋能型共享还能通过赋能机制发挥集智纳新的"创造性破坏"作用,实现迂回经济效益和价值共创的社会效益;并且随着交易效率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赋权型共享将逐渐向赋能型共享演进。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7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新经济与规制改革 [J].
戚聿东 ;
李颖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3) :5-23
[2]   平台型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的风险成因及作用机制 [J].
彭本红 ;
鲁倩 .
科学学研究, 2018, 36 (01) :183-192
[3]   平台型电商声誉的构建:平台企业和平台卖家价值共创视角 [J].
汪旭晖 ;
张其林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11) :174-192
[4]   从“赋权”到“赋能”的企业组织结构演进——基于韩都衣舍案例的研究 [J].
罗仲伟 ;
李先军 ;
宋翔 ;
李亚光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9) :174-192
[6]   古典灵魂在现代躯体中的复活与超越:新兴古典经济学 [J].
郑小碧 .
华东经济管理, 2016, 30 (12) :148-155
[7]   平台型商业模式创新中连接属性影响价值共创的内在机理——Airbnb的案例研究 [J].
江积海 ;
李琴 .
管理评论, 2016, 28 (07) :252-260
[8]   从实体价值链、价值矩阵到柔性价值网——以小米公司的社会化价值共创为例 [J].
杨学成 ;
陶晓波 .
管理评论, 2015, 27 (07) :232-240
[9]   “微信时代”的时空关系转变研究 [J].
郑维丹 ;
林勇 ;
荣朝和 .
经济问题探索, 2014, (09) :78-83
[10]  
竞争与企业家精神[M]. 浙江大学出版社 , (美) 柯兹纳,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