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银行风险与经营业绩——基于普惠金融的视角

被引:109
作者
郭丽虹
朱柯达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数字普惠金融; 普惠贷款; 银行风险; 经营业绩;
D O I
10.16475/j.cnki.1006-1029.2021.07.006
中图分类号
F272.3 [经营决策];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近年来,金融科技与普惠贷款融合发展较快,银行业务模式和经营情况也发生较大变化。本文分析了金融科技对银行风险及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金融科技提升了银行发放普惠贷款的意愿。第二,银行运用金融科技手段降低了普惠贷款带来的风险,提升业绩,在小微企业普惠贷款方面作用尤为明显。第三,在金融地理异质性上,随着分支行与总行距离增加,金融科技可有效提升远距离分支行普惠贷款经营表现和风控能力,发挥积极调节作用。本文认为,数字普惠金融对银行稳健经营具有积极影响;银行可借力金融科技实现普惠金融"数智化",提高业务效率,降低风险承担,扩大盈利空间;银行应坚持"审慎稳健"风险偏好和"小额分散"授信原则,向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安全、便捷、公平的普惠金融服务。总行在贯彻落实普惠金融发展战略过程中需考虑各分支行因金融地理不同带来的执行效果差异,对不同经济区域分支行制定差异化考核政策与激励政策,减少政策溢出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金融科技、银行风险与市场挤出效应 [J].
金洪飞 ;
李弘基 ;
刘音露 .
财经研究, 2020, 46 (05) :52-65
[2]   中国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集聚及收敛性研究 [J].
梁榜 ;
张建华 .
财经论丛, 2020, (01) :54-64
[3]   挤出效应还是鲶鱼效应:金融科技对传统普惠金融影响研究 [J].
孟娜娜 ;
粟勤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20, 40 (01) :56-70
[4]   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行为的影响——基于互联网理财的视角 [J].
邱晗 ;
黄益平 ;
纪洋 .
金融研究, 2018, (11) :17-29
[5]   金融地理结构如何影响企业生产率?——兼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J].
陶锋 ;
胡军 ;
李诗田 ;
韦锦祥 .
经济研究, 2017, 52 (09) :55-71
[6]   互联网使用状况能否提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来自25个发达国家和40个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证据 [J].
宋晓玲 ;
侯金辰 .
管理世界, 2017, (01) :172-173
[7]   搜寻成本、网络效应与普惠金融的渠道价值——互联网借贷平台与商业银行的小微融资选择比较 [J].
李建军 ;
王德 .
国际金融研究, 2015, (12) :56-64
[8]   互联网金融、技术溢出与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 [J].
沈悦 ;
郭品 .
金融研究, 2015, (03) :16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