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货币政策规则设定、外生冲击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被引:9
作者:
王俊杰
[1
]
仝冰
[2
]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货币政策规则;
宏观经济波动;
贝叶斯方法;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D O I:
10.13676/j.cnki.cn36-1030/f.2018.06.002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为了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波动,可以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一个包含多种冲击和摩擦性因素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这类模型通常使用利率规则测度货币政策冲击,不过,货币数量规则可能更适合中国现实。在使用货币数量规则这种新的设定下,历史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1992—2016年期间,产出增长率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货币供给冲击、投资冲击和外生需求冲击,而其中的两次剧烈波动则需要用其他冲击来解释;通货膨胀率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货币供给冲击,其次是价格加成冲击、投资效率冲击和永久性技术冲击。在新的设定下,理论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尽管货币政策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其重要程度已经降低;此外,投资的波动主要是源于投资效率冲击而不是投资品价格冲击。这些发现与国内外现有的结论并不一致。这表明,选择何种方式测度货币政策冲击对于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波动至关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6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