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级行政区域市场潜力评价

被引:34
作者
石敏俊 [1 ]
赵曌 [1 ]
金凤君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产地—市场空间关系; 市场通达性; 市场潜力; 运输成本; 区域发展;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7 [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从产地—市场空间关系角度,定量分析了我国地级行政区域的市场潜力及其空间格局,揭示了市场通达性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联。我国市场潜力指数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逐级递减,形成了以沿海地区为中心、内陆地区为外围的中心-外围格局,而且差异在继续扩大。市场潜力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在宏观尺度上呈现高度的空间关联,市场潜力高的区域是经济总量集中分布的地区。这种关联印证了市场通达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市场潜力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循环因果关系。这种循环累积效应使得沿海地区在未来发展中将继续处于优势地位,并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的进一步扩大。鉴于地区间经济联系对产地-市场空间联系的重要性,经济区位分析需将视野从本地市场扩展到地区间经济联系。西部地区发展与沿海地区的经济联系受到距离和运输成本的限制,应重视扩大内需,改善其市场通达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063 / 107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Frontiers of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J].
Fujita, M ;
Mori, T .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2005, 84 (03) :377-405
[2]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Past; present and the future.[J].Masahisa Fujita;Paul Krugman.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03, 1
[3]  
When is the economy monocentric?: von Thünen and Chamberlin unified.[J].Masahisa Fujita;Paul Krugman.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5, 4
[4]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GEOGRAPHY [J].
KRUGMAN, P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03) :483-499
[5]   THE MARKET AS A FACTOR IN THE LOCALIZATION OF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J].
Harris, Chauncy D. .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54, 44 (04) :315-348
[6]  
空间经济学.[M].梁琦主译;藤田昌久(MasahisaFujita);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AnthonyJ.Venables)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  
地理经济学.[M].(荷)S.布雷克曼(StevenBrakman);(荷)H.盖瑞森(HarryGarretsen);(荷)C.范·马勒惠克(CharlesvanMarrewijk)著;西南财经大学文献中心翻译部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8]   西部地区市场潜力分析 [J].
赵曌 ;
石敏俊 ;
陈贤章 .
干旱区地理, 2006, (05) :766-771
[9]   中国地区间经济联系与区域发展驱动力分析 [J].
石敏俊 ;
金凤君 ;
李娜 ;
赵曌 ;
金少胜 .
地理学报, 2006, (06) :593-603
[10]   “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 [J].
顾朝林 ;
王恩儒 ;
石爱华 .
地理学报, 2002, (04) :497-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