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市场潜力分析

被引:7
作者
赵曌 [1 ]
石敏俊 [2 ]
陈贤章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市场潜力; 市场规模; 空间衰减; 西部地区;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6.05.025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应用市场潜力模型,计算了各地的市场潜力指数,分析西部地区市场潜力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西部地区市场潜力在全国处于较低的位置,在西部地区内部存在区域差异。市场潜力指数由东向西逐级递减,接近中部地区的地市市场潜力指数相对较高,远离沿海和中部地区的内陆区域市场潜力非常之低。市场潜力的贡献份额存在南北差异。西南地区除广西之外,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省市省内市场需求的贡献份额较高,同时区内非本省市场的贡献份额也较高,反映出省市之间的市场空间相互作用比较密切的特点。西北地区靠近中部地区、交通比较方便的陕西、宁夏和陇东地区市场潜力受区外市场的影响较大,甘肃大部地区和新疆主要依赖省内市场,青海主要依赖区内非本省市场。市场潜力分布的省域圈层特点明显。从中心区域向外围区域,市场潜力对省内市场需求的依赖趋于加深,离经济中心距离较远的地市省内市场需求的贡献份额较高,区内非本省市场和区外市场的贡献份额省内经济中心一般高于边缘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766 / 7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地区间经济联系与区域发展驱动力分析 [J].
石敏俊 ;
金凤君 ;
李娜 ;
赵曌 ;
金少胜 .
地理学报, 2006, (06) :593-603
[2]   新疆经济增长特征与驱动力分析 [J].
徐美卿 ;
杨德刚 ;
周艳时 .
干旱区地理, 2004, (04) :597-602
[3]   中国区域PRED系统研究进展 [J].
周哲 ;
熊黑钢 ;
韩茜 .
干旱区地理, 2004, (02) :266-272
[4]   新疆各县市空间经济关联分析初步研究 [J].
陈斐 ;
高志刚 ;
苟中林 .
干旱区地理, 2003, (03) :274-280
[5]  
(荷)S.布雷克曼(StevenBrakman),(荷)H.盖瑞森(HarryGarretsen),(荷)C.范·马勒惠克(CharlesvanMarrewijk)著,西南财经大学文献中心翻译部译.地理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6]  
张文忠著.经济区位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