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影响机制

被引:31
作者
朱烜伯 [1 ]
张家其 [2 ]
李克强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旅游开发; 民族传统村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因少数民族集聚的地域性、传统聚落的景观异质性、民族文化的稀缺性以及产业振兴的迫切性,旅游开发成为民族传统村落改善民生、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在对湖南省湘西州典型民族传统村落旅游进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从空间属性、生产方式、社会关系、自然人文环境等方面确立旅游开发对村落的影响维度,继而得出旅游开发对民族传统村落构成影响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需求、主体响应及政府政策,必须从地域空间生产、旅游利益分配、民族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方面通过旅游驱动民族传统村落经济、社会、空间、环境的演化,以期借助乡村振兴的政策、资源介入,通过引导政府合理规划、企业有效管理、居民积极参与等方式,开展村落系统重构,实现民族传统村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与空间权益的协调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引用
收藏
页码:229 / 23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2]   旅游影响下北京郊区传统村落空间集体记忆研究——以爨底下村、古北口村、灵水村、琉璃渠村为例 [J].
杨若凡 ;
钱云 .
现代城市研究, 2019, (08) :49-57+74
[3]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旅游型传统村落脆弱性影响因子研究 [J].
邹君 ;
朱倩 ;
刘沛林 .
经济地理, 2018, 38 (12) :219-225
[4]   传统村落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湘西州6个村落的调查 [J].
吴吉林 ;
周春山 ;
谢文海 .
地理科学, 2018, 38 (05) :755-763
[5]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开发对文化传承的影响与思考——以川西北桃坪羌寨与上磨藏寨为例 [J].
王海燕 ;
蒋建华 ;
袁晓文 .
广西民族研究, 2018, (02) :105-111
[6]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对当地基础教育的影响研究——以雷山县西江中学为例 [J].
盖媛瑾 .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 34 (01) :18-24
[7]   古村落旅游移民社会融合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宏村为例 [J].
卢松 ;
张业臣 ;
王琳琳 .
人文地理, 2017, 32 (04) :138-145
[8]   旅游发展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影响的居民感知研究——以张谷英村为例 [J].
李伯华 ;
陈淑燕 ;
刘一曼 ;
刘沛林 ;
窦银娣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 33 (05) :604-608
[10]   古村落旅游社会文化影响:居民感知、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以广西龙脊平安寨为例 [J].
唐晓云 .
人文地理, 2015, 30 (01) :13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