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R模型的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86
作者
朱一中 [1 ]
曹裕 [2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PSR模型; 空间差异分析;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1.08.024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将"压力—状态—响应"框架引入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理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资源赋存状况也是重要的制约条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注重提高土地利用的产出效益,还要重视系统压力状态的调节和系统反馈能力建设。研究也表明,PSR评价指标体系及主成分分析方法能较好地适应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需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375 / 13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乔陆印 ;
周伟 ;
曹银贵 ;
刘斌 ;
辛学磊 .
生态经济, 2010, (06) :31-34
[2]   基于TOPSIS与PSR结合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评价——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 [J].
陈梅英 ;
郑荣宝 ;
吴大放 .
热带地理, 2010, 30 (03) :227-231+254
[3]   基于PSR框架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J].
李国平 ;
李治 ;
张祚 .
华东经济管理, 2009, 23 (10) :32-36
[4]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34个典型城市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王家庭 ;
季凯文 .
经济地理, 2009, 29 (07) :1172-1176+1181
[5]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国内外研究进展 [J].
朱天明 ;
杨桂山 ;
万荣荣 .
经济地理, 2009, 29 (06) :977-983
[6]   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与思路 [J].
林坚 ;
张沛 ;
刘诗毅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4) :4-10
[7]   主成分分析应用于综合评价的局限性 [J].
杜晶 ;
赵黎明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6) :125-127+130
[8]   浙江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研究——以PSR与主成分分析的视角 [J].
冯科 ;
吴次芳 ;
刘勇 .
中国软科学, 2007, (02) :102-108
[9]   主成分分析能客观赋权吗? [J].
庞智强 .
统计教育, 2006, (04) :9-11
[10]   基于PSR框架的徐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J].
史丽君 ;
张绍良 ;
王浩宇 ;
罗明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6, (01)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