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与思路

被引:127
作者
林坚
张沛
刘诗毅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关键词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评价; 技术体系; 指标体系;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09.04.003
中图分类号
F301.5 [土地统计];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研究目的:总结分析中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和关键问题。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论:(1)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是指通过降低建设用地消耗、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主要属于经济领域讨论的问题;(2)中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技术体系包括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和潜力测算三大部分;(3)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和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都涉及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的工作,定量评价方法是以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为主,指标体系设置将因评价目的、对象不同而存在差异,其间用地的承载功能不可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综述 [J].
郑泽庆 ;
黄贤金 ;
钟太洋 ;
王广洪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89-93+98
[2]   四川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宏观评价研究 [J].
薛莉娜 ;
张文秀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 (02) :29-34+28
[3]   城市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J].
徐伟声 ;
王建龙 ;
李江风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52-56
[4]   村镇规划设计中土地的集约利用 [J].
冯薇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72-75
[5]   包头市商业服务业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 [J].
张敏 ;
成舜 ;
郭永昌 ;
甄江红 ;
李兰维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01) :120-124
[6]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J].
杨树海 .
经济问题探索, 2007, (01) :27-30
[7]   居住用途宗地集约利用潜力微观评价探讨——以福州市为例 [J].
肖宝玉 ;
张文开 ;
章牧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6, (04) :69-77
[8]   济南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 [J].
曲凯 .
山东经济, 2006, (06) :138-141
[9]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计算与宏观评价 [J].
雷国平 ;
宋戈 .
学习与探索, 2006, (06) :184-187
[10]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谢敏 ;
郝晋珉 ;
丁忠义 ;
杨君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5) :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