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生态研究的意义、现状及方法

被引:57
作者
孔江平 [1 ,2 ]
王茂林 [2 ]
黄国文 [3 ,4 ]
麦涛 [2 ]
肖自辉 [5 ]
杨锋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文系
[2]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3]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4] 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5] 暨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环南海国家; 语言生态; 理论; 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0 [语言理论与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和国家语言安全,特别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让中国周边国家生态语言学及跨境语言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愈加凸显。近十年来,生态语言学在重新认识语言本质、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方法、应用服务及全球语言—文化—生物多样性监测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面对新形势、新需求,我们需要以更科学、更技术化的方法去研究中国周边国家的语言生态。
引用
收藏
页码:2 / 28+140+129 +140
页数:29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田野调查记录的伦理问题 [J].
范俊军 ;
马海布吉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04) :70-75
[2]   跨境语言关系动力学 [J].
周明朗 .
双语教育研究, 2014, 1 (01) :7-14
[3]   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综述 [J].
韩军 .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3, (04) :107-112
[4]   语言文化数字化传承的理论与方法 [J].
孔江平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50 (03) :89-97
[5]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生态话语分析 [J].
辛志英 ;
黄国文 .
外语教学 , 2013, (03) :7-10+31
[6]   论语言态度的三种表现 [J].
冯广艺 .
语言研究, 2013, 33 (02) :112-118
[7]   语言生态的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生态语言学应用研究 [J].
肖自辉 ;
范俊军 .
语言科学, 2011, 10 (03) :270-280
[8]   论跨境语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J].
戴庆厦 ;
乔翔 ;
邓凤民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1 (03) :24-27
[9]   关于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 [J].
吴福祥 .
民族语文, 2007, (02) :3-23
[10]   生态语言学:语言学研究的新视域 [J].
王晋军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01) :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