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田野调查记录的伦理问题

被引:3
作者
范俊军
马海布吉
机构
[1] 暨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田野语言学; 少数民族语言; 语言田野调查伦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7 ;
摘要
当代少数民族语言田野调查记录已经不是单纯的耳听手记收集字、词、句材料,而要充分记录语言族群生活中的言语事件和言语实践。记录手段、内容、成果形式和传播途径也多样化。田野调查记录活动涉及族群文化敏感、社区禁忌、族群内务、说话人隐私、相关权益等伦理问题。当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田野调查记录的伦理缺失主要表现在:触犯族群文化敏感和行为禁忌,对语言社区资源缺乏珍惜,忽视发音人和说话人的知识产权,语言报告中泄露和传播语言族群个人和群体隐私信息,未经许可采用暗访、暗记、偷录和偷拍获取语言材料,不当支付酬金等等。当前应尽快建立少数民族语言田野调查记录的伦理准则,推动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研究的健康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彝文古籍及其研究价值 [J].
朱文旭 .
兰州学刊 , 2012, (05) :78-83
[2]   作为民族志的个人叙述——从一位昆人妇女的生活史谈起 [J].
张丽梅 ;
胡鸿保 .
广西民族研究, 2009, (01) :30-34
[3]   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 [J].
郝瑞 ;
张海洋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2) :23-26+2
[4]  
人类学家在田野.[M].(澳) 休谟 (Hume;L.) ; (澳) 穆拉克 (Mulcock;J.) ;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5]  
民族想像与学术选择.[M].李列著;.人民出版社.2006,
[6]  
人类学概论.[M].庄孔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