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的演进与机理

被引:95
作者
闫卫阳 [1 ,2 ]
王发曾 [1 ]
秦耀辰 [1 ]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2] 河南大学中澳地理信息分析与应用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 空间相互作用; Voronoi图; 理论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0 [城市经济理论];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基础理论。由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发端于西方,我国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主要是引进和实证,在理论研究上还有待深入。本文分析了几种主要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的机制和原理,考虑到断裂点模型应用较广,经过了较多的实践验证,重点探讨了该模型的缺陷、演进和扩展形式,从理论上论证了将空间分割原理和断裂点模型结合的扩展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城市规划、城市影响空间和城市经济区的划分以及行政区划调整提供理论基础,而且对物流分析、设施选址、市场影响力的分析等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分析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演进的过程中还可以得到深刻的启发:地理学以复杂的自然、人文现象为研究对象,是一门边缘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学应积极借鉴其他学科最新的理论、技术与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是推动其自身发展的关键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511 / 5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于Wilson模型的物流空间相互作用 [J].
李红启 .
经济地理, 2008, (04) :588-591
[2]   基于道路网络的商业网点市场域分析 [J].
王新生 ;
余瑞林 ;
姜友华 .
地理研究, 2008, (01) :85-92
[3]   基于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商业布局——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J].
薛领 ;
杨开忠 .
地理研究, 2005, (02) :265-273
[4]   空间相互作用与城市关联网络演进——以我国20世纪90年代城际铁路客流为例 [J].
戴特奇 ;
金凤君 ;
王姣娥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2) :80-89
[5]   城市断裂点理论的验证、扩展及应用 [J].
闫卫阳 ;
秦耀辰 ;
郭庆胜 ;
李圣权 .
人文地理, 2004, (02) :12-16
[6]   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城市经济区划分方法探讨 [J].
闫卫阳 ;
郭庆胜 ;
李圣权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567-571
[7]   中心城市空间影响范围的近似性划分 [J].
郭庆胜 ;
闫卫阳 ;
李圣权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3, (05) :596-599
[8]   Voronoi图的扩展、生成及其应用于界定城市空间影响范围 [J].
王新生 ;
李全 ;
郭庆胜 ;
毋河海 ;
付福英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107-111
[9]   一种用于界定经济客体空间影响范围的方法——Voronoi图 [J].
王新生 ;
郭庆胜 ;
姜友华 .
地理研究, 2000, (03) :311-315
[10]   线段加权的Voronoi图 [J].
张有会 .
计算机学报, 1995, (11) :8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