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空间分异变迁

被引:9
作者
邓洪波 [1 ]
陆林 [1 ]
虞虎 [2 ,3 ]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多类型关联产业; 产业分布; 空间分异; 综合交通枢纽地区; 上海虹桥;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8.04.015
中图分类号
F512.7 [地方交通运输概况];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以上海虹桥为例,选择2004、2007、2010和2013年企业数据,通过整体分析、圈层分析、热点分析和核密度估计等测度方法,从产业结构与空间分布演化两个方面研究了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形成过程与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带来了多种交通方式的混合发展,引发了多类型关联产业的涌入和叠加,具有典型的空间涌现性和场所效应,不同于高铁、机场等单类型交通地区;(2)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形成前后,集聚产业类型和分布呈现出不同的特征,2010年之前虹桥机场时期,主要集聚制造业,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形成之后,逐渐集聚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业,集聚热点也从外围圈层走向中心圈层;(3)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企业分布呈现出点线面演化、空间累积、空间置换等特征,具有独特的空间结构和形态。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2]   机场周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布局特征——以首都机场为例 [J].
柳坤 ;
申玉铭 ;
刘辉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 34 (04) :36-41
[4]   空港经济研究进展 [J].
陆林 ;
陈振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7 (06) :587-591
[5]   空港经济区空间结构演变及驱动机制——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为例 [J].
张蕾 ;
史威 .
地理研究, 2014, 33 (01) :57-70
[6]   以空港为核心构建航空大都市的关键要素研究 [J].
曹允春 ;
沈丹阳 .
港口经济, 2013, (01) :42-47
[7]   国内外空港经济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J].
张蕾 ;
陈雯 .
人文地理, 2012, 27 (06) :13-18+136
[8]   高铁站区产业空间分布及集聚特征——以沪宁城际高铁南京站为例 [J].
王丽 ;
曹有挥 ;
刘可文 ;
王聪 .
地理科学, 2012, 32 (03) :301-307
[9]   高铁综合交通枢纽对周边区域影响研究——以北京南站为例 [J].
侯雪 ;
张文新 ;
吕国玮 ;
胡志丁 .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01) :41-46
[10]   交通导向的城际铁路站场地区空间发展机制 [J].
周文竹 ;
阳建强 .
城市规划, 2010, 34 (11) :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