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站区产业空间分布及集聚特征——以沪宁城际高铁南京站为例

被引:44
作者
王丽 [1 ]
曹有挥 [1 ]
刘可文 [1 ,2 ]
王聪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高铁站区; 产业分布; 集聚; 空间分析; 沪宁城铁; 南京;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2.03.008
中图分类号
F532 [中国铁路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分析沪宁城铁南京站乘客的出行距离特性,初步确定高铁站区圈层范围为3 000 m。以南京站周边3 000m范围内6 145个企业的地址、行业隶属、成立时间等为研究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方法,探讨高铁站区产业的分布与空间集聚特征。①从总体看,高铁站区产业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以车站为中心,以500 m为缓冲半径,在1 500~2 000 m范围企业密度最大,2 000 m以外企业密度陡然降低。②各行业空间集聚趋势类似,随着距离增大集聚程度降低。但空间尺度上存在差异,交通运输业和房地产业集聚现象更为明显,交通指向性显著;批发和零售业集聚峰值相对最大,在大范围上有分散分布的趋势。③各行业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整体呈现"东低西高",空间分异特征大致存在以下三种模式,即"小分散、大集聚"、"大分散、大集聚"、"大分散、小集聚"。
引用
收藏
页码:301 / 30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高速铁路对河南沿线城市可达性及经济联系的影响 [J].
孟德友 ;
陆玉麒 .
地理科学, 2011, 31 (05) :537-543
[2]   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基于中国特征的分析思路 [J].
王缉宪 ;
林辰辉 .
国际城市规划, 2011, 26 (01) :16-23
[3]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广佛都市区路网演变分析 [J].
刘锐 ;
胡伟平 ;
王红亮 ;
吴驰 ;
何劲 .
地理科学, 2011, 31 (01) :81-86
[4]   交通导向的城际铁路站场地区空间发展机制 [J].
周文竹 ;
阳建强 .
城市规划, 2010, 34 (11) :88-92
[5]   京沪高铁对区域中心城市陆路可达性影响 [J].
蒋海兵 ;
徐建刚 ;
祁毅 .
地理学报, 2010, 65 (10) :1287-1298
[6]   试论高速铁路网建设对城镇群空间结构的影响 [J].
王昊 ;
龙慧 .
城市规划, 2009, 33 (04) :41-44
[7]   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影响 [J].
舒慧琴 ;
石小法 .
国际城市规划, 2008, (03) :105-109
[8]   出生缺陷的空间点格局分析 [J].
迟文学 ;
王劲峰 ;
李新虎 ;
廖一兰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7, (04) :238-240+281
[9]   寻求节点交通价值与城市功能价值的平衡——探讨国内外高铁车站与机场等交通枢纽地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J].
郑德高 ;
杜宝东 .
国际城市规划, 2007, (01) :72-76
[10]  
空间数据分析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王远飞,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