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21
作者
陈赛赛 [1 ]
孙艳玲 [1 ]
杨艳丽 [1 ]
王中良 [1 ,2 ]
机构
[1] 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 植被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NDVI;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5.405
中图分类号
S727.2 [防护林];
学科分类号
0910 ;
摘要
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3年4个时相的SPOT/NDVI数据,运用Arc GIS10.2和景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对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景观特征上,14年来工程区植被景观形态趋向复杂,中高度及高度覆盖景观优势度提高。时间上,2000-2005年的植被覆盖状况持续改善,2005-2010年植被覆盖状况局部地区有所退化,2010-2013年的植被覆盖状况重新趋向良性方向发展。空间上高度覆盖斑块类型呈现出数量增加、面积扩大、等级升高三方面变化,主要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黄土高原南部和准噶尔盆地形成了高等级植被景观团簇。研究结果揭示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覆盖情况和景观格局变化规律,旨在为工程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经济价值的创造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桂西北喀斯特区域植被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和地形的响应 [J].
童晓伟 ;
王克林 ;
岳跃民 ;
廖楚杰 ;
徐艳芳 ;
朱海涛 .
生态学报, 2014, 34 (12) :3425-3434
[2]   基于SPOT/NDVI华北地区植被变化动态监测与评价 [J].
刘斌 ;
孙艳玲 ;
王永财 ;
张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3, (09) :98-103
[3]   秦岭山区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服务价值响应研究——以商洛市为例 [J].
刘焱序 ;
任志远 ;
李春越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3, (03) :109-114
[4]   2000—2011年黄土高原植被景观格局变化 [J].
张建香 ;
张勃 ;
尹海霞 ;
王媛媛 ;
赵一飞 .
生态学杂志, 2013, 32 (02) :452-458
[5]   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覆盖变化与影响因子分析 [J].
王强 ;
张勃 ;
戴声佩 ;
张芳芳 ;
赵一飞 ;
尹海霞 ;
何旭强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07) :1302-1308
[6]   近25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区土地退化及驱动力分析 [J].
黄森旺 ;
李晓松 ;
吴炳方 ;
裴亮 .
地理学报, 2012, 67 (05) :589-598
[7]   三北地区防护林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 [J].
张泽秀 ;
刘利民 ;
贾燕 ;
李秀芬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9) :1696-1701
[8]   气候变化对三北防护林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J].
姜凤岐 ;
于占源 ;
曾德慧 ;
朱教君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9) :1702-1705
[9]   1982-2003年内蒙古植被带和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J].
陈效逑 ;
王恒 .
地理学报, 2009, 64 (01) :84-94
[10]   不同传感器数据在若尔盖湿地植被变化监测应用中的适宜性分析 [J].
严晓瑜 ;
董文杰 ;
何勇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03) :300-30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