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困境与农民动员——对资源下乡背景下基层治理困境的分析

被引:152
作者
刘建平
陈文琼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资源下乡; 无主体的村庄; 乡村治理异化; 最后一公里; 农民动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最后一公里"困境是基层治理困境的突出表现,其核心是农民有效动员和参与不足的问题。本文力图从基层政府与乡村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厘清"最后一公里"困境的生成机理,揭示乡村基层治理难题的深层原因。当下基层政府与乡村社会从两个层面产生互动,即资源下乡与涉农政策执行。承接资源与涉农政策的村庄具有较强的无主体特征,资源下乡则进一步强化村庄的无主体性,纵容乡村治理异化为向上负责、对内脱离的状态。农民集体行动的组织动员丧失了其社会和政治基础,从而形塑了涉农政策执行和资源下乡的"最后一公里"困境。走出基层治理困境还是需要有效引导和动员农民,只有农民的积极参与,乡村社会的良序善治才成为可能。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无主体熟人社会”与乡村巨变 [J].
杨华 .
读书, 2015, (04) :31-40
[2]   资源下乡与分利秩序的形成 [J].
王海娟 ;
贺雪峰 .
学习与探索, 2015, (02) :56-63
[4]   再论中国农村区域差异——一个农村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 [J].
桂华 ;
贺雪峰 .
开放时代, 2013, (04) :157-171
[5]   通往集体债务之路:政府组织、社会制度与乡村中国的公共产品供给 [J].
周雪光 ;
程宇 .
公共行政评论, 2012, 5 (01) :46-77+180
[6]   压力型体制与乡镇的策略主义逻辑 [J].
欧阳静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03) :116-122
[7]   混混、乡村组织与基层治理内卷化——乡村混混的力量表达及后果 [J].
李祖佩 .
青年研究, 2011, (03) :55-67+95
[8]   论乡村治理内卷化——以河南省K镇调查为例 [J].
贺雪峰 .
开放时代, 2011, (02) :86-101
[9]   农村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监督软化——以G省X镇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为例 [J].
董强 ;
李小云 .
中国行政管理, 2009, (12) :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