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的安全价值生成逻辑

被引:11
作者
任瑞兴
机构
[1] 河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安全; 主体性; 法律价值; 生成逻辑;
D O I
10.15991/j.cnki.411028.2023.03.020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在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和平安中国建设过程中,法律的安全价值生成逻辑需要认真对待。法律的安全价值生成包括主体性逻辑、理论逻辑与体系逻辑三个环节。其主体性逻辑呈现为:法治的人民意志表达催生法治的价值之人民主体性,进而促成法律的安全价值之人民主体性,由此人民构成法律的安全价值主体。其理论逻辑是:在安全价值内涵演变中,本体性安全诉求为法律的安全价值生成提供了内在动力,风险社会的迫切安全诉求使得安全在法律价值体系中地位凸显,安全观的转变为法律的安全价值生成提供了丰富意涵。其体系逻辑表现为:在安全与秩序、自由、平等、效率、人权、正义等法律价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样态中,安全在法律价值体系中的相对独立性得以呈现,随着社会价值观念和法律价值体系的变化,安全的法律价值地位处于动态调整之中。这三个逻辑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共同构建起法律的安全价值生成的完整逻辑链条。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5+153 +1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习近平;.人民日报.2022,
[2]  
“人民”构成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安全价值的主体.[N].任瑞兴;.深圳特区报.2021,
[3]   论法治国家的安全观 [J].
王贵松 .
清华法学, 2021, 15 (02) :21-37
[4]   人工智能时代的制度安排与法律规制 [J].
吴汉东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28-136
[5]   以安全为中心的法律价值冲突及关系架构 [J].
张洪波 .
南京社会科学, 2014, (09) :89-95
[6]   作为人权的安全权:比较、内涵及规律 [J].
张洪波 .
南京社会科学, 2013, (05) :91-97
[7]   论法律的安全价值 [J].
安东 .
法学评论, 2012, 30 (03) :3-8
[8]  
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22,
[9]  
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M].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0]  
法的价值论.[M].卓泽渊.法律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