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分析技术哲学的可能进路

被引:32
作者
吴国林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技术人工物; 分析技术哲学; 全同性假设; 技术陈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N02 [科学的哲学原理];
学科分类号
0101 ; 010108 ;
摘要
技术人工物的二重性研究纲领是分析技术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该纲领把技术人工物所具有的物理的和意向的两种性质,转变为结构与功能的二重性。为克服技术人工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难问题",需要从技术人工物的二重性转向系统性。要素、结构、功能和意向构成了技术人工物的四因素系统模型。核心要素、核心结构和专有功能构成了技术人工物的内在性质。当技术人工物的内在性质相同,它就具有全同性。除了非充分决定标准和实现限制标准之外,技术人工物的本体论标准还须增加要素限制标准和环境限制标准,以便使结构与功能之间有更大的确定性。技术的本质是理性的实践能力。技术陈述的意义(实践意义)与意谓(有效值)统一于有效性。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结构。在技术人工物的下向分解中,分到不能再分的要素,就是技术原子,它是原子结构与原子功能的统一。基于技术原子和技术人工物的系统模型,可以建立结构描述与功能描述之间的技术逻辑,并实现形式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51+202 +202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Artifact dualism, materiality, and the hard problem of ontology: Some critical remarks on the dual nature of technical artifacts program [J].
Vaccari A. .
Philosophy & Technology, 2013, 26 (1) :7-29
[2]  
The ontology of artefacts: the hard problem.[J].Wybo Houkes;Anthonie Meijers.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2005, 1
[3]  
Coherence of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descriptions of technical artefacts.[J].Peter Kroes.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2005, 1
[4]  
The ontology of artifacts.[J].Lynne Rudder Baker.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s.2004, 2
[5]   论技术人工物的结构描述与功能描述的推理关系 [J].
吴国林 .
哲学研究, 2016, (01) :113-120
[6]   量子技术的哲学意蕴 [J].
吴国林 .
哲学动态, 2013, (08) :84-90
[7]   延展认知与延展心灵论辨析 [J].
刘晓力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1) :48-57+222
[8]  
工程设计哲学.[M].潘恩荣;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9]  
贝叶斯网络理论在装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M].李海军等; 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10]  
哲学视阈中的技术.[M].肖峰; 著.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