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效应、通胀目标变动与通胀预期形成

被引:76
作者
李成
马文涛
王彬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学习效应; 通胀目标; 通胀预期; 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5 [通货膨胀];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本文在国内首次采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测度我国的季度通胀预期,并运用贝叶斯法估计模型参数。研究发现:时变通胀目标和学习机制能增强新凯恩斯DSGE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刻画程度,对主要宏观变量提供较好的预测;模型测度的通胀预期较好反映1992年以来实际通胀的变化,具有迟缓性、自我实现性、平稳化和近理性特征,同时,比统计调查法、状态空间模型、SVAR模型和马尔科夫范式转换模型等传统方法的通胀预测能力和测度稳健性更强。本文所揭示的学习机制为中央银行的通胀预期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央银行应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构造通胀预期形成的名义瞄,积极向公众宣示坚定的反通胀立场,以实现对通胀预期的有效管理。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关系检验(1980—2008) [J].
刘金全 ;
隋建利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4) :74-86+221
[2]   非完全竞争市场、技术冲击和中国劳动就业——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 [J].
王君斌 ;
王文甫 .
管理世界, 2010, (01) :23-35+43
[3]   我国居民通货膨胀预期的性质及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J].
张蓓 .
金融研究, 2009, (09) :40-54
[4]   银行信贷与中国经济波动:1993—2005 [J].
许伟 ;
陈斌开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3) :969-994
[5]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年 [J].
李宾 ;
曾志雄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3) :3-15
[6]   中国货币政策的二元传导机制——“两中介目标,两调控对象”模式研究 [J].
盛松成 ;
吴培新 .
经济研究, 2008, 43 (10) :37-51
[7]   我国DSGE模型的开发及在货币政策分析中的应用 [J].
刘斌 .
金融研究, 2008, (10) :1-21
[8]   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和Ex-ante实际利率的测度 [J].
刘雪燕 ;
张敬庭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7) :128-137
[9]   麦克勒姆规则有效性在中国的实证研究 [J].
宋玉华 ;
李泽祥 .
金融研究, 2007, (05) :49-61
[10]   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 [J].
张屹山 ;
张代强 .
经济研究, 2007, (03) :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