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中国经济新动力形成机制、障碍与突破途径--基于生产率形成的逻辑视角

被引:10
作者
张杰
金岳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经济新动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形成机制; 阻碍效应; 突破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现阶段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出现了与经济发展阶段不相对称的过快过早衰弱的典型现象,同时,无论是实际工资和实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对比,还是财政收入与实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对比,也存在不兼容特征。这表明,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促进实体经济部门的生产率可持续提升为立足点,中国实体经济部门生产率的提升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这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供给侧改革决定了中国经济的新结构和新动能,也是改善劳动者收入的提升空间以及收入不平等的缓解途径,决定着中国内需驱动发展模式和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成败。当前的改革一是要通过全面推进市场化来释放改革红利,降低不合理的生产成本以及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要打通生产率提升和工资水平提升之间的传递机制,搭建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互动,三是要构建和实体经济发展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兼容的多层次金融体制,四是需要加快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1+155 +15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出口与企业生产率关系的新检验:中国经验 [J].
张杰 ;
张帆 ;
陈志远 .
世界经济, 2016, 39 (06) :54-76
[2]   房地产阻碍了中国创新么?——基于金融体系贷款期限结构的解释 [J].
张杰 ;
杨连星 ;
新夫 .
管理世界, 2016, (05) :64-80
[3]   专利能否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中国专利资助政策视角的一个解释 [J].
张杰 ;
高德步 ;
夏胤磊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01) :83-98
[4]   中国金融压制体制的形成、困境与改革逻辑 [J].
张杰 ;
杨连星 .
人文杂志, 2015, (12) :43-50
[5]   中国创新补贴政策的绩效评估:理论与证据 [J].
张杰 ;
陈志远 ;
杨连星 ;
新夫 .
经济研究, 2015, 50 (10) :4-17+33
[6]   资本错配、关联效应与实体经济发展取向 [J].
张杰 ;
杨连星 .
改革, 2015, (10) :32-40
[7]   房价上涨对工业企业创新的抑制影响研究 [J].
王文春 ;
荣昭 .
经济学(季刊), 2014, 13 (02) :465-490
[8]   Do financing constraints matter for R&D? [J].
Brown, James R. ;
Martinsson, Gustav ;
Petersen, Bruce C. .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12, 56 (08) :1512-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