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NGO如何成为政策企业家?——垃圾治理场域中的历时观察

被引:30
作者
谭爽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
关键词
草根NGO; 政策企业家; 垃圾治理; 拓展个案法;
D O I
10.16149/j.cnki.23-1523.2019.02.003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政策企业家"是解释政策变迁的重要概念,但已有成果却缺乏对草根NGO在中国语境下扮演该角色的关注。本研究将观察视角从截面性的"政策-事件"转向历时性的"组织-角色",通过对垃圾议题社会组织十余年政策倡导历程的梳理,发现:随着制度环境持续改善,其倡导的组织形态呈现"原子式-联盟式-链条式"发展,行动策略经历了"借力式-宏观式-下沉式"变迁,倡导绩效则由象征性向实质性转化,已具备政策企业家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依托个案拓展法凝练出六个理论命题,用以解读草根NGO成为政策企业家的基本逻辑。本研究不仅能为草根NGO的政策倡导实践和公共政策体系完善提供经验,同时有助于深化对"国家-社会关系"这一复杂课题的理解。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90+172 +17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政府博弈对行业协会政策倡导的影响——以T市科技孵化器协会的个案为例[J]. 闫泽华.中国非营利评论. 2018(02)
[2]  
新制度关联、组织控制与社会组织的倡导行为[J]. 李朔严.中国非营利评论. 2018(02)
[3]   “闹大”与“柔化”:民间环保组织的行动策略——以绿色潇湘为例 [J].
曹海林 ;
王园妮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20 (03) :31-37+91
[6]   从“逻辑”到“意义”的个案研究外推分析——通过与统计调查对比 [J].
柳倩 .
社会学评论, 2017, 5 (01) :62-75
[7]   跨体制流动与政策创新:制度环境约束下政策企业家的身份选择——以西南省公益金融创新为例 [J].
周凌一 ;
李朔严 .
公共行政评论, 2016, 9 (05) :45-63+204
[8]   信仰与行动:新媒体时代草根NGO的政策倡导分析——基于倡导联盟框架的个案研究 [J].
王洛忠 ;
李奕璇 .
中国行政管理, 2016, (06) :40-46
[9]   公众人物如何影响中国政策变迁 [J].
王向民 .
探索与争鸣, 2015, (12) :67-71
[10]   我国非政府组织作为环境治理主体合法性的建构路径——以《环境保护法》修订过程为例 [J].
林红 .
社会发展研究, 2015, 2 (04) :77-9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