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县后备土地资源多宜性评价

被引:9
作者
方婷婷
程久苗
费罗成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生态位适宜度; 后备土地资源; 多宜性评价; 繁昌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合理评价后备土地资源适宜性是有效进行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提。以繁昌县后备土地资源为例,以区域自然与人为因子对其进行初步筛选,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生态位适宜度理论构建多宜性评价模型,运用加权平均模型和限制因子模型,对后备土地资源评价单元耕地、园地和林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适宜度及限制性生态因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繁昌县59.38%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能进行开发,能够开发且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后备土地资源为387.03hm2;(2)繁昌县生境环境较为良好,对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适宜性较强;单一土地利用类型评价中后备土地资源生态位适宜度值最大值为0.966 5。其中,耕地适宜性最高,林地次之,园地最低;(3)多宜性评价表明繁昌县后备土地资源中耕地适宜性面积最大,林地次之,园地最小;(4)限制繁昌县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因子主要为:排水条件、pH值、障碍层深度。为改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境条件,今后应重视土地质量管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使其适合开发利用的需要。
引用
收藏
页码:750 / 75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基于模糊证据权模型的青藏高原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J].
金贵 ;
王占岐 ;
胡学东 ;
胡守庚 ;
张道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8) :241-250
[2]   云南山区宜耕未利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与潜力分区 [J].
袁磊 ;
赵俊三 ;
李红波 ;
张萌 ;
陈国平 ;
郭晓慧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6) :229-237
[3]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城市边缘区农居点用地城镇化整治研究——以连云港市为例 [J].
李志 ;
周生路 ;
吴绍华 ;
吕立刚 ;
吴滢滢 .
地理科学, 2013, 33 (08) :972-978
[4]   基于两维图论聚类法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组合分析——以阳山县为例 [J].
黄海霞 ;
胡月明 .
经济地理, 2013, 33 (04) :139-143
[5]   中部五省低丘缓坡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分析 [J].
陈超 ;
曹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13, (02) :38-43
[6]   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的资源开发模式——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 [J].
韦仕川 ;
吴次芳 ;
杨杨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1) :55-60
[7]   基于GIS和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园地适宜性评价——以湖北宜昌市夷陵区为例 [J].
聂艳 ;
喻婧 ;
崔灿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08) :1000-1005
[8]   利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评价土地利用环境脆弱性效应 [J].
王瑞燕 ;
赵庚星 ;
于振文 ;
张玉婷 ;
张海洋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1) :218-224
[9]   三峡典型区农村居民点格局及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J].
朱亮 ;
吴炳方 ;
张磊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1, (03) :325-331
[10]   北京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 [J].
关小克 ;
张凤荣 ;
李乐 ;
郭力娜 ;
邵战林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2) :304-31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