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法学总论30年研究:关键词视角

被引:12
作者
管斌 [1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国经济法学; 总论; 关键词;
D O I
10.13893/j.cnki.bffx.2009.04.012
中图分类号
D922.29 [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经济法是现代法,极少有现代化与传统冲突的痛苦,其开放性和对新观念、新理论的强劲吸纳能力,便于从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中获得支撑。中国经济法学总论30年研究表明,在我国传统、现代与后现代的共时性存在的具体语境下,经济法总论重在探究市场与政府、经济与法律、私法与公法这三对关键词。经济法既是"有关经济的法",又是"经济法"。认真对待经济法,就必须克服"中国式"市场与政府、经济与法律、国家与社会、科技与财政等种种挑战,介于经济私法与经济公法、经济学与经济政策、经济行政与经济行政政策、传统与现代等横切面之间进行研究。经济法应主要作为法律科学而不是法律部门,经济法理论应由"小经济法"转向"大经济法"。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角色转型,有助于解决"中国经济法学向何处去"的问题,真正面向中国社会的真问题,与西方经济法学前沿理论开展有建设性的对话。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7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06 条
[2]   回到中国——转轨经济法的存在及其价值 [J].
陈云良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7, (06) :64-71
[3]   论区域经济法的理论基础与制度构建 [J].
徐孟洲 .
政治与法律, 2007, (04) :2-9
[4]   中国经济法的经济根基——从《十一五规划》谈起 [J].
高晋康 ;
王伦刚 .
现代法学, 2007, (01) :22-30
[5]   公共经济法:经济法的本质解释——兼与李曙光《经济法词义解释与理论研究的重心》一文商榷 [J].
单飞跃 .
政法论坛, 2006, (03) :18-28
[6]   论经济法学的特异性范畴 [J].
张守文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100-107
[7]   转轨经济法学:西方范式与中国现实之抉择 [J].
陈云良 .
现代法学, 2006, (03) :174-181
[8]   中国经济法之争的内涵及原因分析 [J].
张旻昊 ;
牛文军 .
山东社会科学, 2005, (09) :75-78+90
[9]   市场经济政府行为的宪政维度探索 [J].
伍柏麟 ;
王小卫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5, (02) :18-27
[10]   公共经济法论略 [J].
陶广峰 ;
胡小红 .
安徽大学学报, 2005, (02) :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