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法的经济根基——从《十一五规划》谈起

被引:7
作者
高晋康
王伦刚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2]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四川成都
关键词
《十一五规划》; 中国经济法; 经济根基; 市场失灵; 中国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 [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以《十一五规划》为切入点,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法经济根基的基本现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完善且正在探索建设好的市场经济;而现有经济法理论却一直以“市场失灵”为经济法的根基,这就导致了种种理论局限甚至消极影响。将“市场失灵”概念中国化,使之涵盖“市场不完善”的含义,从而使中国经济法的经济根基理论本土化,这不仅必要,而且可行。中国化的“市场失灵”概念既具有一般的方法论意义,也可能克服原有的理论局限。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市场失灵的中国经济法思考 [J].
李永成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03) :80-82
[2]   经济法应当有所作为:论经济法的任务 [J].
陈云良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1, (02) :28-33
[3]   论经济法的独立性——基于对市场失灵最佳克服的视角 [J].
李昌麒 ;
应飞虎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3) :26-33
[4]   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论——一种经济法的认知模式 [J].
应飞虎 .
中国法学, 2001, (02) :133-145
[5]   关注中国经济法的本土资源 [J].
刘进 .
社会科学, 2001, (04) :45-48
[6]   市场失灵理论的新发展与类型划分 [J].
王冰 .
学术研究, 2000, (09) :37-41
[8]   经济法的本质:协调主义及其经济学基础 [J].
刘文华 ;
王长河 .
法学杂志, 2000, (03) :7-10
[9]   社会本位与政府角色——试析经济法的利益取向 [J].
陈铭 .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9, (06) :107-112
[10]   1998年经济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刘文华 ;
王长河 ;
孔德州 ;
邓峰 .
法学家, 1999, (Z1) :6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