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构成的变动规律

被引:30
作者
陈成忠 [1 ]
林振山 [2 ]
机构
[1]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构成指数; 生物承载力构成指数; 熵值法; ARIMA; 偏最小二乘回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基于熵值法提出能够衡量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构成多样性的生态足迹构成指数和生物承载力构成指数两个新概念,计算并构建了中国人均生态足迹构成指数和生物承载力构成指数较为理想的ARIMA预测模型分别为ARIMA(2,1,1)、ARIMA(1,1,1)。结果表明,2006~2010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构成指数将在波动中有所下降,生物承载力构成指数持续下降,未来4年可持续发展潜力在波动中也将有所降低。中国人均生态足迹构成指数与10个驱动因素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发现,正相关因素依次为城镇人口、第一产业产值、总人口、进出口贸易总额、第三产业产值,负相关因素依次为政府消费、农业人口、居民消费、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4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变化的EMD分析及情景预测 [J].
陈成忠 ;
林振山 .
生态学报, 2007, (12) :5291-5299
[2]   基于空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预测模型——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为例 [J].
常斌 ;
熊利亚 ;
侯西勇 ;
丁艺 .
地理研究, 2007, (05) :940-948
[3]   ARIMA模型在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测中的应用 [J].
吴海军 .
经济研究导刊, 2007, (02) :131-133
[4]   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旅游区可持续发展度量——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为例 [J].
蒋依依 ;
王仰麟 ;
彭建 ;
杨磊 ;
张源 .
地理研究, 2006, (06) :1134-1142
[5]   生态足迹及其影响因子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与应用 [J].
吴开亚 ;
王玲杰 .
资源科学, 2006, (06) :182-188
[6]   生态足迹时间序列趋势外推分析的一种新方法及其应用 [J].
韩晓卓 ;
张彦宇 ;
李自珍 .
草业学报, 2006, (05) :129-134
[7]   基于生态足迹指数的中国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估 [J].
吴隆杰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6) :94-99
[8]   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足迹的关系研究 [J].
刘建兴 ;
顾晓薇 ;
李广军 ;
王青 ;
刘浩 .
资源科学, 2005, (05) :33-39
[9]   甘肃省水资源足迹与消费模式分析 [J].
龙爱华 ;
张志强 ;
徐中民 ;
苏志勇 .
水科学进展, 2005, (03) :418-425
[10]   可持续性评价的ImPACTS等式 [J].
徐中民 ;
程国栋 ;
邱国玉 .
地理学报, 2005, (02) :19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