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足迹的关系研究

被引:74
作者
刘建兴
顾晓薇
李广军
王青
刘浩
机构
[1] 东北大学资源与生态经济研究中心,东北大学资源与生态经济研究中心,东北大学资源与生态经济研究中心,东北大学资源与生态经济研究中心,东北大学资源与生态经济研究中心沈阳,沈阳,沈阳,沈阳,沈阳
关键词
中国; 生态足迹; 生态效率;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计算了中国1961年2001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赤字,分析了这些指标的构成及其变迁;对1990年2000年间第一、二、三产业的生态足迹及其生态占用强度(生态效率)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从1970年代初开始,生态系统就处于超负荷状态,生态赤字增长迅速,人均赤字年增长率达到9%以上;能源和耕地在生态足迹中占主要份额;第一产业生态足迹在总足迹中的比重最高(63·7%68·5%)、生态占用强度也最高(达20hm2~23hm2/万元GDP)且生态效率有下降趋势,是影响我国经济之生态效率的主要矛盾所在;第三产业生态足迹在总足迹中的比重很低(4·5%5·4%),其生态占用强度比其它产业低得多(1hm2/万元GDP),但该产业的生态足迹增长速度较高且生态效率提高较慢;第二产业生态足迹占总足迹的26·1%31·7%,生态效率在3个产业中增长最快。2000年2020年,要在实现GDP翻两番的同时实现生态足迹零增长,需要生态效率也翻两番,年增长率达到7·18%,而1990年2000年间生态效率的实际年增长率为5·45%。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经济的直接物质投入与物质减量分析 [J].
刘敬智 ;
王青 ;
顾晓薇 ;
丁一 ;
刘建兴 .
资源科学, 2005, (01) :46-51
[2]   中国历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可持续性评估 [J].
刘宇辉 ;
彭希哲 .
生态学报, 2004, (10) :2257-2262
[3]   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陈东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280-285
[4]   中国的生态空间占用研究 [J].
谢高地 ;
鲁春霞 ;
成升魁 ;
郑度 .
资源科学, 2001, (06) :20-23
[5]  
中国西部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