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通胀”还是“保增长”——我国货币政策非线性反应规则研究

被引:5
作者
孟庆斌 [1 ]
范为 [2 ]
靳晓婷 [3 ]
吴慧纹 [4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2]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4]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非线性货币政策; 产出; 通货膨胀; 门限回归;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14.09.020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本文结合我国货币政策特点,建立了非线性最优货币政策选择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与通胀和产出变动之间的非线性反应规则进行了研究。然后分别在将通胀率和产出增速作为门限变量的前提下,利用门限回归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和对比,验证了我国货币政策非线性特征的存在,并最终将产出增速确定为门限变量。进而,采用逐段回归方法,分别在不同的产出增速区间得到了货币政策对通胀和产出增长的非线性反应形式。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2010年1月到2012年6月间,我国货币政策规则转化的产出增速门限分别为13.2942%和17.9923%,由此将转化区间划分为低增长、温和增长和高增长三个区间。在低增长和高增长时期,央行的利率调节更直接的体现为对实际产出变动的响应,在温和增长区域,更趋向于对通胀水平的调节。此外,相对于低增长区域,高增长区域中产出增速对利率的影响显著性更高,但影响程度却较小,体现了我国货币政策调节的非对称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STAR模型的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研究 [J].
张蕾 .
管理评论, 2012, 24 (10) :11-17
[2]   经济复苏走势、经济刺激政策及其退出计划有关问题的国内外综述 [J].
陈华 ;
汪洋 .
管理评论, 2011, 23 (08) :27-35
[3]   金融稳定还是经济增长: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门限转换特征 [J].
武娜 ;
王群勇 .
当代经济科学, 2008, (04) :73-79+126
[4]   泰勒规则与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实证研究 [J].
王建国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1) :43-49
[5]   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可容忍区间探讨——《通货膨胀趋势研究》课题系列之二 [J].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
统计研究, 2005, (05) :3-5
[6]   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协整检验 [J].
陆军 ;
钟丹 .
经济研究, 2003, (08) :76-85+93
[7]   “货币政策目标与操作”国际研讨会综述 [J].
王煜 ;
张红地 ;
余明 .
中国金融, 2002, (08) :22-25
[8]   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 [J].
谢平 ;
罗雄 .
经济研究, 2002, (03) :3-12+92
[9]   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J].
夏斌 ;
廖强 .
经济研究, 2001, (08) :33-43
[10]  
Monetary policy and stability during six periods in US economic history: 1959–2008: a novel, nonlinear monetary policy rule[J] . Knut L. Seip,Robert McNown.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