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缺失根源及解决路径

被引:16
作者
高飞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集体土地所有权; 民事主体; 农民集体; 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民负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存在概念内涵不清、运行中的缺位和利益虚化等制度缺失,其根源在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建构的历史理性的缺乏、物权理论研究指导观念的偏差和农民负担急需减轻的政治压力。扭转物权法理论研究中指导观念的偏差,对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农民集体"以民事主体理念予以构造,设计"农民集体"获取其拥有的土地所有权之利益的法律方式,并以作为"农民集体"成员的农民之个人利益的保护为最终目标,是针对导致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缺失的根源而妥当解决该制度缺失的务实之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2]   “从长期稳定”到“长久不变”: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的再认识 [J].
高圣平 ;
严之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9, 22 (04) :34-39
[13]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完善的意义探析 [J].
高飞 .
中国集体经济, 2009, (07) :11-12
[14]   私有制与所有权?——古代中国土地权利状态的法理分析 [J].
邓建鹏 .
中外法学, 2005, (02) :181-202
[15]   确定我国物权种类以及内容的难点 [J].
孙宪忠 .
法学研究, 2001, (01) :50-65
[16]   从归属到利用——兼论所有权理论结构的更新 [J].
吕来明 .
法学研究, 1991, (06) :40-44
[17]  
走向绿色的发展.[M].戴星翼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18]  
历史的先见.[M].罗家伦著;.学林出版社.1997,
[19]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论.[M].王琢;许浜著;.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20]  
法律史解释.[M].(美)庞 德著;曹玉堂;杨 知译;.华夏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