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缺失根源及解决路径

被引:16
作者
高飞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集体土地所有权; 民事主体; 农民集体; 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民负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存在概念内涵不清、运行中的缺位和利益虚化等制度缺失,其根源在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建构的历史理性的缺乏、物权理论研究指导观念的偏差和农民负担急需减轻的政治压力。扭转物权法理论研究中指导观念的偏差,对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农民集体"以民事主体理念予以构造,设计"农民集体"获取其拥有的土地所有权之利益的法律方式,并以作为"农民集体"成员的农民之个人利益的保护为最终目标,是针对导致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缺失的根源而妥当解决该制度缺失的务实之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农村研究.[M].徐勇;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  
中国物权法总论.[M].孙宪忠; 著.法律出版社.2009,
[3]  
收入是一连串事件.[M].周其仁;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次法律现代化.[M].蒋立山; 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5]  
物权体系论.[M].刘保玉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6]  
法学方法论.[M].(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
[7]  
社会变迁中的村级土地制度.[M].朱冬亮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8]  
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M].王利明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9]  
现阶段中国农民负担合理性研究.[M].柴彭颐;赵作欢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0]  
税收负担的经济分析.[M].钱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