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体功能区布局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探析

被引:3
作者
车冰清 [1 ]
朱传耿 [2 ]
李敏 [1 ]
机构
[1] 淮海发展研究院
[2] 徐州师范大学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布局; 区域经济合作; 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7 [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而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布局形成的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产生了新的合作关系和模式。根据区域功能定位以及主体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该文提出三种区域经济新合作模式:主体功能竞争型合作、主体功能互补型合作和主体功能共享型合作。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区域制度变迁的多元化趋势 [J].
钟永一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3) :31-35
[2]   区域合作模式与类型的分析框架研究 [J].
曹阳 ;
王亮 .
经济问题探索, 2007, (05) :48-52
[3]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 [J].
樊杰 .
地理学报, 2007, (04) :339-350
[4]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的初步研究 [J].
朱传耿 ;
仇方道 ;
马晓冬 ;
王振波 ;
李志江 ;
孟召宜 ;
闫庆武 .
地理科学, 2007, (02) :136-141
[5]   长江三角洲城市合作模式及其理论框架分析 [J].
罗小龙 ;
沈建法 .
地理学报, 2007, (02) :115-126
[6]   论主体功能区对我国区域发展理论的创新 [J].
孙姗姗 ;
朱传耿 .
现代经济探讨, 2006, (09) :73-76
[7]   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目标与模式选择 [J].
于立新 ;
王佳佳 .
国际经济合作, 2002, (11) :9-13
[8]   省际毗邻地区开发模式探讨 [J].
刘玉亭 ;
张结魁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9, (04) :45-49
[9]  
行政区边缘经济论[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安树伟著, 2004
[10]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孙海鸣,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