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长江三角洲城市合作模式及其理论框架分析
被引:78
作者:
罗小龙
[1
]
沈建法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
来源:
关键词:
城市合作模式;
绩效;
伙伴关系;
理论框架;
长江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城市合作是长江三角洲城市与区域发展中的新现象,并且已经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选择长江三角洲的苏锡常都市圈规划、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和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三个典型的城市合作案例,从伙伴关系的理论视角,进行城市合作的实证研究,分别探讨了科层的城市合作、自发的城市合作和混合式的城市合作三种类型伙伴关系的制度安排。基于长三角的经验,该研究在区域尺度上对伙伴关系理论的应用进行了拓展。研究的焦点在于三种模式城市合作的有效性(绩效)。通过对伙伴关系形成过程和利益相关者互动的追踪,研究认为合作是否有效取决于合作的机制、合作的过程、合作的性质和领域、伙伴的选择和伙伴关系形成中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6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