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基于协同发展视角

被引:21
作者
卞显红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关键词
大城市; 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 形成机制; 协同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基于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协同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城市旅游核心与边缘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并以上海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的旅游产品价格、旅游交通服务价格与服务次数、城市居民居址到RBD与到城市旅游边缘区的距离、城市人口等因素对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及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指出上海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机制为:上海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旅游资源的空间互补特性、上海城市旅游边缘区旅游产品价格竞争上的优势、上海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快速旅游交通网络的建设及上海城市旅游边缘区人口的增加等。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武汉城市旅游圈构建研究 [J].
吴信值 ;
黄翔 ;
胡召芹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 (01) :55-58
[2]   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格局演变 [J].
史春云 ;
张捷 ;
尤海梅 ;
李东和 ;
王艳 .
地理学报, 2007, (06) :631-639
[3]   “核心-边缘”理论在南岳衡山区域旅游产品开发中的运用 [J].
张河清 ;
成红波 ;
不详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5, (03) :68-71+89
[4]   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 [J].
吴必虎 ;
黄琢玮 ;
马小萌 .
地理科学, 2004, (06) :757-763
[5]   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协同发展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J].
严春艳 ;
甘巧林 .
热带地理, 2003, (04) :371-375
[6]   论市域旅游的中心—边缘结构及旅游要素配置——以成都为例 [J].
谢元鲁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6) :93-99
[7]   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J].
汪宇明 .
经济地理, 2002, (03) :372-375
[8]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战略[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卞显红, 2006
[9]  
旅游空间结构的理论与应用[M]. 新华出版社 , 翁瑾, 2005
[10]  
上海旅游年鉴[M]. 上海辞书出版社 , 《上海旅游年鉴》编辑委员会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