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

被引:246
作者
吴必虎
黄琢玮
马小萌
机构
[1]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北京,北京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广州,北京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地; 城市周边; 空间结构; 中国;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4.06.020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根据2001年中国69个不同规模城市周边100个乡村旅游地的相关信息,对乡村旅游地与其一级客源地城市间的距离进行了测定、统计和处理,发现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中国乡村旅游地在大、中城市周围的分布总体上呈距离衰减趋势(除了在开始的30km内),即与城市的距离越远,乡村旅游地分布越少,84%的旅游地集中在距其一级客源地城市中心100km以内的地区;乡村旅游地在城市周边的分布主要有两个密集带,最密集地带出现在距城市20km左右的地区,次密集带出现在距城市70km左右的地区;在两个密集带之间距中心城市50km左右,出现一个明显的乡村旅游地低谷带,推论原因是那里出现了次级和/或同级中心地的干扰。
引用
收藏
页码:757 / 7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J].
吴必虎 .
地理科学, 2001, (04) :354-359
[2]   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策略浅析 [J].
熊元斌 ;
邹蓉 .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1, (10) :46-48
[3]   短途旅游中心的引力范围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J].
张燕 ;
张洪 .
人文地理, 2001, (03) :89-93
[4]   关于开展云南乡村旅游的思考 [J].
肖佑兴 ;
明庆忠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01) :33-35
[6]   乡村旅游开发初探 [J].
韩丽 ;
段致辉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0, (04) :87-89
[7]   旅游行为空间模式及其评价 [J].
杨新军 ;
牛栋 ;
吴必虎 .
经济地理, 2000, (04) :105-108+117
[8]   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 [J].
熊凯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03) :47-50
[9]   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供需特征及开发 [J].
潘秋玲 .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9, (02) :60-62
[10]   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 [J].
王兵 .
旅游学刊, 1999, (02) :38-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