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拐点、刘易斯拐点和储蓄/投资拐点——关于中国经济前景的讨论

被引:16
作者
殷剑峰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关键词
人口拐点; 刘易斯拐点; 储蓄/投资拐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F249.2 [中国]; F832.2 [银行制度与业务];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407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中国经济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造就了过度乐观和过度悲观的两种情绪。一方面,许多人认为中国经济还会有若干个十年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将人口老龄化和刘易斯拐点看成是中国经济陷入低速增长、甚至停滞的前兆。本文首先基于人口转变的视角回顾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机制,然后在一个简单的索洛模型框架下界定了"人口拐点"、"刘易斯拐点"和"储蓄/投资拐点",指出单一的人口拐点或刘易斯拐点并不值得担忧,刘易斯(第二)拐点之后同时发生的人口拐点和储蓄/投资拐点才是经济减速、甚至人均产出水平下降的推手。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和若干国家的案例也表明,危机通常发生于刘易斯(第二)拐点之后的双重拐点重叠。对我国数据的分析发现,尽管我们已经或即将面临人口拐点,但仅从劳动力这一个生产要素的角度看,尚无法得出刘易斯(第二)拐点出现的结论;同时,在没有外部冲击的情况下,也没有迹象表明储蓄/投资拐点的到来。因此,过去三十多年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两大动力——劳动力供给效应和资本积累效应依然存在。不过,陷入危机国家的教训表明,信用膨胀伴随的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将会引发突然、剧烈的调整。所以,未来在通过改革继续推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稳定信用和房地产市场,以防止刘易斯(第二)拐点和储蓄/投资拐点被提前触发。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7+122 +12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欧洲资本主义的未来.[M].(美) 施密特 (Schimidt;V.A.) ;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  
刘易斯转折点.[M].蔡昉;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  
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钱颖一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4-13
[5]   美国居民低储蓄率之谜和美元的信用危机 [J].
殷剑峰 .
金融评论, 2009, 1 (01) :37-49+123
[6]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 [J].
刘伟 ;
张辉 .
经济研究, 2008, 43 (11) :4-15
[7]   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事实 [J].
赵志耘 ;
吕冰洋 ;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7, (11) :18-31
[8]   劳动力供给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路径转换 [J].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张晓晶 ;
袁富华 ;
汪红驹 .
经济研究, 2007, 42 (10) :4-16
[9]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50
[10]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 [J].
李扬 ;
殷剑峰 .
经济研究, 2007, (06) :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