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中国治理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选择
被引:25
作者:
王曦
[1
]
邹文理
[2
]
叶茂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 广州大学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信贷规模控制;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向量自回归(VAR);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2.08.001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从中国特殊的金融体制安排出发,归纳了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和目标体系。然后分别以"中介目标—最终目标"与"操作目标—中介目标"为基础构建两组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以及脉冲响应分析,量化比较各种政策工具、目标的作用效果,以识别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货币政策操作方式。研究发现:狭义货币供应量是影响中国通货膨胀最有效的中介目标;而金融机构信贷计划又是影响狭义货币供应量的最有效操作目标。论文论述了信贷规模控制制度下的货币创造与货币供给机制,对实证结论进行了解释。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对于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应该迅速从信贷规模控制入手,切断货币投放的主渠道;对于公众能够承受的温和通货膨胀,主要还应运用存款准备金率等市场化工具;实行利率市场化并优化贷款结构则是长期努力方向。最后论文简要评价了危机后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7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