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25
作者
陈一博 [1 ]
宛晶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暨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博士后工作站
[2]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关键词
创业板; 全要素生产率; DEA-Malmquist指数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76.6 [公司];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选取5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07-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进行测算,并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以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在上市后是否是通过生产率的提升实现内生性增长。研究结论是,50家样本公司在2007-2011年间呈现出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增长(-6.2%)。其中,技术进步的贡献为-6.9%,纯技术效率改进的贡献为2.2%,规模效率改进的贡献为-1.5%。各年度样本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现出递减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8+128 +1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随机前沿研究 [J].
吴宗法 ;
张英丽 .
创新, 2011, 5 (01) :42-45
[2]   我国上市软件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J].
张才明 ;
周正卿 ;
王烨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 (02) :7-12
[3]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J].
蔡跃洲 ;
郭梅军 .
经济研究, 2009, 44 (09) :52-65
[4]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指数法评述与应用 [J].
章祥荪 ;
贵斌威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6) :111-122
[5]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东亚经济增长——基于APEC视角的实证分析 [J].
王兵 ;
颜鹏飞 .
经济研究, 2007, (05) :91-103
[6]  
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 . Rolf F?re,Shawna Grosskopf,Mary Norris,Zhongyang Zhang.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9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