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公开到信息保护:公法上信息权保护研究的风向流转与核心问题

被引:105
作者
赵宏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
关键词
个人信息的公法保护; 监控国家; 宪法隐私权; 信息自决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公民完整的信息权不仅应包含个人不受阻隔地从政府获取公共信息的权利,同样应囊括公民可自我决定在多大范围内对外公开生活事实,尤其是向政府披露个人信息的权利。但我国既往在信息权保障领域的公法研究却主要聚焦于信息公开,而鲜少涉及信息保护。这也导致本应并行发展的信息公开与信息保护在我国呈现明显的"跛足"态势。监控国家的风险已提示我们强化个人信息公法保护的必要,而针对信息权保护的公法研究也应实现从信息公开到信息保护的风向流转。个人信息公法保护的核心问题在于其基础理论的建构,而在这一问题上,德国法中的"信息自决权"理论提供给我们有益启发。这一理论有效克服了美国法上"宪法隐私权"概念的偏狭和弊端,也因此更宜成为我们系统建构公法上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核心和思考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打造升级版政务公开制度——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改的基本定位 [J].
周汉华 .
行政法学研究, 2016, (03) :3-13+144
[2]   指纹隐私保护:公、私法二元维度 [J].
张红 .
法学评论, 2015, 33 (01) :85-97
[3]   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 [J].
王利明 .
法学家, 2012, (01) :108-120+178
[5]   论公共摄像监视——以隐私权为中心 [J].
胡建淼 ;
岑剑梅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8, (04) :23-30
[6]   宪法隐私权的目的是保护隐私吗? [J].
刘泽刚 .
社会科学家, 2008, (05) :71-74
[8]  
隐私权的比较研究.[M].张民安; 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9]  
个人数据保护法研究.[M].郭瑜;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0]  
宪法与行政法论坛.[M].文正邦; 主编.法律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