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

被引:458
作者
王利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隐私权; 民事权利; 具体人格权;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2.01.007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隐私权在我国虽然已经得到广泛承认,但是关于其边界等问题仍然存在争议,需要继续研究。隐私权固然存在宪法上的基础,但是主要属于民事权利的范畴。它的具体属性应当是具体人格权而非一般人格权,而且应当在我国未来的《人格权法》中得到规定。隐私权主要包括生活安宁和私人秘密两个方面,未来隐私权的内容也应当以此为基础进行发展和扩张。个人信息资料权不宜纳入隐私权的范畴,它是相对独立于隐私权的一种权利。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20+178 +17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人格权的具体化及其保护范围·隐私权篇(中) [J].
王泽鉴 .
比较法研究, 2009, (01) :1-20
[2]   人格权的具体化及其保护范围·隐私权篇(上) [J].
王泽鉴 .
比较法研究, 2008, (06) :1-21
[3]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及其价值基础 [J].
张革新 .
甘肃理论学刊, 2004, (02) :69-72
[4]   论隐私权的法律属性 [J].
郭锋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4, (01) :145-146
[6]   基因隐私及基因隐私权的民事法律保护 [J].
李文 ;
王坤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2) :179-183
[7]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隐私权保护 [J].
张新宝 .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6, (05) :16-25
[8]  
个人资料保护法原理及其跨国流通法律问题研究[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齐爱民主编, 2004
[9]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 群众出版社 , 张新宝著, 2004
[10]  
留给隐私多大空间[M].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曲直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