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住宅用地开发压力与城市扩张预景——基于阻力面的分析

被引:30
作者
俞孔坚 [1 ,2 ]
游鸿 [2 ]
许立言 [2 ]
袁弘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3]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城市扩张; 住宅用地; 最小累计阻力模型; 逻辑斯蒂回归;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基于城市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从市场机制下的供给方视角出发,提出了预测大都市区住房建设区位选择的一个新模型,并利用2005~2009年北京市新增住宅项目的抽样空间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进而应用阻力面模型模拟了北京市未来住宅建设用地开发压力和城市扩张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北京市的新增住房用地区位选择总体上符合单中心同心圆的基本模型,但正在逐渐向等级制特征下的多中心格局演化,北部、西北部区县的中心城区以及南部新城、新开发区周边更有可能成为潜在的下一轮住宅建设核心区,从而成为城市扩张的重点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173 / 118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21]   “板块”现象解析 [J].
刘芳 .
城市规划学刊, 2006, (06) :68-72
[22]   西方城市蔓延和理性增长研究综述 [J].
张晓青 .
城市发展研究, 2006, (02) :34-38
[23]   利用CA模型进行城市空间增长动力的研究——以武汉市主城空间增长过程分析为例 [J].
罗名海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5, (01) :51-55
[24]   基于灰色局势决策规则的元胞自动机城市扩展模型 [J].
刘耀林 ;
刘艳芳 ;
明冬萍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4, (01) :7-13
[25]   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J].
俞孔坚 .
生态学报, 1999, (01) :10-17
[26]   利用遥感监测和分析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扩张过程——以东莞市为例 [J].
黎夏 ;
叶嘉安 .
地理研究, 1997, (04) :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