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竞争、代理成本与借款期限结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59
作者
马君潞
郭牧炫
李泽广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银行竞争; 借款期限结构; 客户争夺效应; 代理成本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 [金融组织、银行]; F832.4 [信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研究了银行竞争对大型企业借款期限结构的影响,通过构建委托代理模型,细分了银行竞争对企业借款期限结构存在的双重效应——"客户争夺效应"和"代理成本效应"。前者激励银行对优质客户展开争夺,将延长贷款期限作为竞争手段之一;后者则增加了银行的代理成本,缩短了企业的借款期限。采用1998~2007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证实,银行竞争对借款期限的影响主要由"代理成本效应"的强弱决定,该效应越强的地区,上市公司获得的借款期限越短;不同地区银行竞争的"代理成本效应"和"客户争夺效应"相对强弱不尽相同,法律制度越好、政府干预企业越少的地区,"代理成本效应"较弱。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银行业改革、市场化与信贷资源的配置 [J].
孙亮 ;
柳建华 .
金融研究, 2011, (01) :94-109
[2]   商业信用对信贷政策的抵消作用是反周期的吗?来自中国的证据 [J].
石晓军 ;
张顺明 ;
李杰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1) :213-236
[3]   政府干预、法治、金融发展与国有企业银行贷款 [J].
余明桂 ;
潘红波 .
金融研究, 2008, (09) :1-22
[4]   制度环境、国有产权与银行差别贷款 [J].
江伟 ;
李斌 .
金融研究, 2006, (11) :116-126
[5]   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孙铮 ;
刘凤委 ;
李增泉 .
经济研究, 2005, (05) :52-63
[6]   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经营动机和经营策略分析 [J].
黄宪 ;
熊福平 .
金融研究, 2005, (02) :82-93
[7]  
公司金融理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法) 梯若尔, 2007
[8]   Do better institutions mitigate agency problems? Evidence from corporate finance choices [J].
Giannetti, M .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2003, 38 (01) :185-212
[9]  
Institutions, financial markets, and firm debt maturity[J]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1999 (3)
[10]  
Monitoring and Reputation: The Choice between Bank Loans and Directly Placed Debt[J] . Douglas W. Diamond.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9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