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的“非典型”事实: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被引:9
作者
齐昊
机构
[1]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经济系
关键词
劳动者报酬; 马克思主义; 统计标准; 隐性部门; 两部门积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2 [经济统计学];
学科分类号
020208 ; 0714 ; 020201 ;
摘要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劳动者报酬比重的下降是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从马克思主义解读这一"非典型"事实,其基本判断是,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的根源一方面是生产关系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是特定生产关系所对应的分配关系向不利于劳动的方向转化。对应以上两个方面,分析1995年以来统计数据可以得出,隐性部门的扩张与两部门积累模式的形成共同导致了劳动者报酬比重的下降。运用1995~2007年间3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支持了这一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乡村研究.[M].黄宗智; 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2]  
资本论.[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4]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演进的就业效应 [J].
黎贵才 ;
卢荻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 (12) :25-30
[5]   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罗长远 ;
张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4) :65-79+206
[6]   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27-41
[7]   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09, (02) :51-73
[8]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