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区扩展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

被引:39
作者
邓羽 [1 ]
司月芳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空间扩展; 土地利用; 城市蔓延; 影响因素; 逻辑斯蒂回归;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2000年以来北京市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由此引发了经济活动的空间重构,伴随着住宅郊区化、职住分离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将引起新一轮城市空间扩展。构建顾及综合可达性因素、邻域因素、自然因素、规划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型,分析诊断北京城区扩展进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问题,从而为指导与管治北京市城市空间的有序扩展提供科学支撑。研究表明:1综合交通静态可达性(单一年份)与城市扩展呈显著负相关;综合交通动态可达性(年份之间的可达性变化)则在引导北京市城市空间发展方面并无显著影响。2邻域建设用地百分比与城市扩展呈正相关,而农用地、林业用地及水域用地的比例将减少土地开发的概率。3城市总体规划在指导城市空间扩展的纲领性地位逐渐受到重视,其对城区扩展的影响程度最为显著。4常住人口的分布现状、第二产业企业数量、第三产业企业数量分布现状对土地开发无显著影响。5认为北京市静态可达性与土地利用变化呈负相关,即可达性条件较差的地区,土地开发的可能性越小,这与北京市"摊大饼式"空间蔓延和居住郊区化的发展现实相符;北京市动态可达性与土地利用变化亦呈负相关,表明可达性提高程度越大的区域并不一定带来更高的土地开发几率,这从侧面传递了沿着既有建成区进行土地扩展的概率远远大于由于诸如轨道交通建设而带来可达性极大改善区域的概率。因此,重视与发挥综合交通动态可达性指标对城市扩展的引导作用,将是有效破解城市蔓延式扩张、优化城市扩展的重要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247 / 225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北京市土地出让价格的空间格局与竞租规律探讨 [J].
邓羽 .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 (02) :218-225
[2]   北京经济适用房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党云晓 ;
张文忠 ;
刘志林 .
地理研究, 2014, 33 (05) :876-886
[3]   北京城区交通时间可达性测度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J].
邓羽 ;
蔡建明 ;
杨振山 ;
王昊 .
地理学报, 2012, 67 (02) :169-178
[4]   北京市就业密度分布的空间特征 [J].
刘霄泉 ;
孙铁山 ;
李国平 .
地理研究, 2011, 30 (07) :1262-1270
[5]   北京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特征及驱动机制 [J].
张宁 ;
方琳娜 ;
周杰 ;
宋金平 ;
江君 .
地理研究, 2010, 29 (03) :471-480
[6]   基于土地利用程度的北京城市扩展特征 [J].
李雪瑞 ;
王秀兰 ;
冯仲科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3) :398-402
[7]   北京地区交通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研究 [J].
沈体雁 ;
冯等田 ;
李迅 ;
朱荣付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8, (06) :29-32
[8]   北京住宅郊区化与就业空间错位 [J].
宋金平 ;
王恩儒 ;
张文新 ;
彭萍 .
地理学报, 2007, (04) :387-396
[9]   北京市居住郊区化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马清裕 ;
张文尝 .
地理研究, 2006, (01) :121-130+188
[10]   中关村科技园区在北京城市空间扩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J].
刘玲 ;
沈体雁 .
人文地理, 2003, (01) :66-6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