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财政政策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

被引:35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时变参数模型; 面板数据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利用时变参数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可以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进行分析。分析表明,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全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省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对省份经济效率提高却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总体上说,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支出结构不尽合理、过分强调数量而忽视使用效率等不足之处。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
郭庆旺 ;
赵志耘 ;
贾俊雪 .
世界经济, 2005, (05) :46-53+80
[2]   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4, (05) :31-39
[3]   对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前的几点思考 [J].
于天义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2, (06) :100-103
[4]   中国开放经济下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规范和实证分析 [J].
晁毓欣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2, (09) :5-8+19
[5]   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我国的财政政策乘数和效应测算 [J].
马拴友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1, (04) :76-79
[6]   论我国财政赤字的拉动效应 [J].
郭庆旺 ;
赵志耘 .
财贸经济, 1999, (06) :32-36
[7]  
积极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M]. 人民出版社 , 戴园晨课题主持,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