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子银行监管套利演变路径及动因研究

被引:57
作者
万晓莉 [1 ]
郑棣 [2 ]
郑建华 [3 ]
严予若 [4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2]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3] 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4]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影子银行; 监管套利; 演变路径; 套利动因;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6.08.005
中图分类号
F832.3 [金融组织、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近年来中国影子银行业务的高速发展已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监管套利的视角,以商业银行为主线,结合相关金融监管措施与影子银行的业务数据,就中国影子银行套利模式的演变路径进行了研究,将其分为单一通道与多重通道模式,并详细剖析了其监管套利的动因。研究发现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套利模式的演变是与监管措施不断博弈的结果,但根本动因体现为监管资本套利、存贷比套利以及信贷额度和投向套利,最后本文对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监管资本、经济资本及监管套利——妥协与对抗中演进的巴塞尔协议 [J].
黄国平 .
经济学(季刊), 2014, 13 (03) :863-886
[2]  
中国影子银行业务的兴起及其风险[J]. 高善文,莫倩,瞿灿.新金融评论. 2013(02)
[3]   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及外延 [J].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与成都分行调查统计处联合课题组 .
金融发展评论, 2012, (08) :61-76
[4]   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 [J].
周小川 .
金融研究, 2011, (01) :1-14
[5]   商业银行监管资本套利的动因、模式与影响研究 [J].
沈庆劼 .
经济管理, 2010, 32 (11) :1-6
[6]   监管资本套利和国际金融危机——对2007~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成因的分析 [J].
宋永明 .
金融研究, 2009, (12) :81-90
[7]   监管资本的适度性研究——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的实证分析 [J].
杨继光 ;
刘海龙 .
财经研究, 2009, 35 (02) :65-75+85
[8]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中的监管资本套利研究 [J].
张玉喜 .
当代财经, 2008, (04) :58-62
[9]   监管资本套利动因及对银行的影响分析——兼论对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和管理的启示 [J].
徐宝林 ;
刘百花 .
中国金融, 2006, (05) :43-44
[10]  
中国影子银行及其监管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阎庆民,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