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提升了城镇化水平吗

被引:38
作者
伍先福 [1 ,2 ]
杨永德 [1 ]
机构
[1] 广西大学商学院
[2] 梧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协同集聚; 城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083304 ;
摘要
产业协同集聚已成为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理论梳理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不仅直接影响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而且关联影响空间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但这些影响存在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进一步借助动态空间面板滞后模型发现:虽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整体上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但协同集聚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具体来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效果最为突出,对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作用则明显降低,而对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已由正转负,这意味着各大城市"双轮驱动"战略的实施应结合其地区差异而有所侧重。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9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技术创新、模仿创新及技术引进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动态空间Durbin模型的研究 [J].
林春艳 ;
孔凡超 .
宏观经济研究, 2016, (05) :106-118
[2]   产业协同集聚下的城市生产效率增进——基于融合创新与发展动力转换背景 [J].
陈建军 ;
刘月 ;
邹苗苗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46 (03) :150-163
[3]   服务业集聚会提高城镇化质量吗?——来自浙江的例证 [J].
杨雪锋 ;
陈曦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7 (02) :114-123
[4]   金融集聚对中国城镇化的影响 [J].
李宝礼 ;
胡雪萍 .
城市问题, 2015, (10) :55-62
[5]   中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测度 [J].
韩峰 ;
王琢卓 ;
赖明勇 .
城市问题, 2015, (09) :57-67
[6]   服务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对我国城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 [J].
叶阿忠 ;
陈生明 ;
冯烽 .
运筹与管理, 2015, 24 (03) :205-211
[7]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绩效——基于行业和地区异质性视角的分析 [J].
张浩然 .
财经研究, 2015, 41 (05) :67-77
[8]   中国制造业集聚对城市化的空间效应分析 [J].
贾兴梅 ;
贾伟 .
财经科学, 2015, (01) :79-89
[9]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J].
王耀中 ;
欧阳彪 ;
李越 .
财经理论与实践 , 2014, (04) :105-110
[10]   制造业集聚与城镇化推进: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J].
谢治春 .
当代经济科学, 2014, 36 (04) :20-2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