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然气大发展——中国石油工业的二次创业

被引:16
作者
邱中建 [1 ,2 ]
方辉 [2 ]
机构
[1] 中国工程院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 产量; 储量; 预测; 能源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天然气产量和储量增长迅速。近期在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盆地发现4个规模很大的天然气富集区和一批大型天然气田,是天然气快速发展的基础。按油当量计算,中国天然气产量将达到并可能超过原油产量,2020年天然气年产量将达到2000亿立方米,2030年前后天然气年产量可超过2500亿立方米。同时,中国正在积极从国外进口天然气,预计2020年进口量将达到1100亿立方米,届时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3100亿立方米,约占能源消费结构的10%,将有效改善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133 +1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前景 [J].
车长波 ;
杨虎林 ;
李玉喜 ;
刘成林 ;
朱杰 .
天然气工业, 2008, (04) :1-4+133
[2]   四川盆地二叠、三叠系环海槽礁、滩富气带勘探 [J].
王一刚 ;
洪海涛 ;
夏茂龙 ;
范毅 ;
文应初 .
天然气工业, 2008, (01) :22-27+161
[4]   非生物天然气资源的特征与前景 [J].
戴金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1) :1-6
[5]   中国天然气产量发展趋势与多元化供应分析 [J].
邱中建 ;
方辉 .
天然气工业, 2005, (08) :1-5+1
[6]   有机质“接力成气”模式的提出及其在勘探中的意义 [J].
赵文智 ;
王兆云 ;
张水昌 ;
王红军 ;
赵长毅 ;
胡国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1-7
[7]   新近纪以来中国构造演化特征与天然气田的分布格局 [J].
王庭斌 .
地学前缘, 2004, (04) :403-416
[8]   天然气与石油成藏条件差异及中国气田成藏模式 [J].
王庭斌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2) :79-86
[9]   晚期成藏对大气田形成的重大作用 [J].
戴金星 ;
卫延召 ;
赵靖舟 .
中国地质, 2003, (01) :10-19
[10]   无机成因油气论和无机成因的气田(藏)概略 [J].
戴金星 ;
石昕 ;
卫延召 .
石油学报, 2001, (06) :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