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二叠、三叠系环海槽礁、滩富气带勘探

被引:122
作者
王一刚
洪海涛
夏茂龙
范毅
文应初
机构
[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二叠纪; 三叠纪; 海槽; 碳酸盐岩; 生物礁油气藏; 油气勘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四川盆地北部广元—旺苍海槽及开江—梁平海槽的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对该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相的演化及其生物礁、鲕粒滩分布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因而决定了礁、滩气藏的类型、规模及其分布:二叠纪长兴期的海绵—水螅边缘礁集中发育在环海槽的台地边缘相带,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储集相带;三叠纪飞仙关期环海槽的碳酸盐台地区鲕粒滩发育,是大中型气藏孔隙性鲕粒云岩、鲕粒灰岩储层发育有利相区。在"环海槽的碳酸盐台地边缘富气带是边缘礁、滩巨厚优质储层发育有利区"重要勘探思路的指导下,自渡口河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发现后,在环海槽的台地边缘相区又相继发现了罗家寨、铁山坡、滚子坪、普光等大中型气藏,近期在仪陇、苍溪地区礁、滩气藏的勘探也先后获得突破性进展,一个绵延600km,范围近1×104km2的环海槽礁、滩气藏富气带已清楚地显现出来。目前沿该带已发现了8个长兴组边缘礁气藏和13个飞仙关组鲕粒滩气藏,获天然气储量近1×1012m3,其中最大的气藏目前探明储量达到3560×108m3。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环海槽礁、滩富气带的勘探将会有更大的发现。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7+161 +161-1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四川盆地三叠系飞仙关组气藏储层成岩作用研究拾零 [J].
王一刚 ;
文应初 ;
洪海涛 ;
夏茂龙 ;
何颋婷 ;
宋蜀筠 .
沉积学报, 2007, (06) :831-839
[2]   四川盆地及邻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海槽的深水沉积特征 [J].
王一刚 ;
文应初 ;
洪海涛 ;
夏茂龙 ;
张静 ;
宋蜀筠 ;
刘划一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5) :702-714
[3]   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内发现大隆组 [J].
王一刚 ;
文应初 ;
洪海涛 ;
夏茂龙 ;
宋蜀筠 .
天然气工业, 2006, (09) :32-36+162
[4]   四川盆地东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碳酸盐蒸发台地沉积相 [J].
王一刚 ;
张静 ;
刘兴刚 ;
徐丹舟 ;
师晓蓉 ;
宋蜀筠 ;
文应初 .
古地理学报, 2005, (03) :357-371
[5]   川东北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预测 [J].
马永生 ;
郭旭升 ;
凡睿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60-64
[6]   川东北三叠系飞仙关组深层鲕滩气藏勘探目标 [J].
王一刚 ;
文应初 ;
洪海涛 ;
徐丹舟 ;
张静 ;
师晓蓉 .
天然气工业, 2004, (12) :5-9+181
[7]   四川宣汉河口地区飞仙关早期碳酸盐蒸发台地边缘沉积特征 [J].
张静 ;
王一刚 .
天然气工业, 2003, (02) :19-22+11
[8]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分布规律、勘探方法与远景预测 [J].
王一刚 ;
刘划一 ;
文应初 ;
杨雨 ;
张静 .
天然气工业, 2002, (S1) :14-19+12
[9]   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高含硫气藏H2S成因研究 [J].
王一刚 ;
窦立荣 ;
文应初 ;
张静 ;
刘划一 .
地球化学, 2002, (06) :517-524
[10]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形成条件研究 [J].
刘划一 ;
张静 ;
洪海涛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1, (02) :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