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数字地震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研究

被引:110
作者
吴建平
明跃红
王椿镛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云南; 接收函数; S波速度结构; 地壳上地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通过对云南数字地震台站的宽频带远震接收函数反演 ,获得了云南地区数字地震台站下方 0— 1 0 0km深度范围的S波速度结构 .结果表明 ,云南地区地壳厚度变化剧烈 ,中甸、丽江等西北部地区 ,地壳厚度达 62km左右 ,景洪、思茅和沧源等南部地区 ,地壳厚度仅为32— 34km .厚地壳从西北部向东南方向伸展 ,厚度和范围逐渐减小 ,至通海一带地壳厚度减为 42km ,其形态和范围与小江断裂和元江断裂围成的川滇菱形块体相一致 .地壳厚度较小的东、南部地区Moho面速度界面明显 ;在地壳厚度较大或变化剧烈的地区 ,Moho面大多表现为S波速度的高梯度带 .云南地区S波速度结构具有很强的横向不均匀性 .1 0km深度以上 ,北部地区S波速度明显低于南部地区 ,在 1 0— 2 0km深度范围内 ,北部地区的S波速度比南部地区高 .地壳内部S波速度界面的连续性较差 ,低速层的深度和范围不一 ,近一半的台站下方不存在明显的低速层 .受南部地区上地幔的影响 ,40— 50km深度范围内 ,S波速度南部高、北部低 ,高速区随深度增加逐渐向北推移 ,低速异常区形态与川滇菱形块体的形态趋向一致 .70— 80km深度的上地幔速度分布与云南地区大震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引用
收藏
页码:228 / 237+295 +29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用宽频带远震接收函数研究青藏高原的地壳结构 [J].
吴庆举 ;
曾融生 .
地球物理学报, 1998, (05) :669-679
[2]   延怀盆地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宽频带地震台阵研究 [J].
刘启元 ;
李顺成 ;
沈扬 ;
陈九辉 .
地球物理学报, 1997, (06) :763-772+875
[3]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接收函数及其非线性反演 [J].
刘启元 ;
RainerKind ;
李顺成 .
地球物理学报, 1997, (03) :356-368
[4]   昆明地震台网下方的三维速度结构 [J].
王椿镛,王溪莉,颜其中 .
地震学报, 1994, (02) :167-175
[5]   滇西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特征的研究附视频 [J].
林中洋 ;
胡鸿翔 ;
张文彬 ;
章惠芬 ;
何正勤 ;
林真明 ;
邱陶兴 .
地震学报, 1993, (04) :428-441+521
[6]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和震源机制以及高原物质东流的讨论 [J].
曾融生 ;
孙为国 .
地震学报, 1992, (S1) :534-564
[7]   滇西地区地壳结构的爆破地震研究 [J].
胡鸿翔 ;
陆涵行 ;
王椿镛 ;
何正勤 ;
朱良保 ;
颜其中 ;
樊跃新 ;
张国庆 ;
邓英娥 .
地球物理学报, 1986, (02) :133-144
[8]   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现代构造活动特征的探讨 [J].
阚荣举 ;
张四昌 ;
晏凤桐 ;
俞林胜 .
地球物理学报, 1977, (02) :96-109
[9]  
康滇构造带岩石圈物理与动力学.[M].滕吉文著;.科学出版社.1994,
[10]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M].国家地震局《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编委会编制;马杏垣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