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集聚、选择效应与企业生产率

被引:135
作者
李晓萍 [1 ]
李平 [1 ]
吕大国 [2 ]
江飞涛 [3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2]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选择效应; 集聚效应; 企业生产率; 城市规模;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5.04.004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定位选择模型与标准集聚模型相结合的嵌套模型,采用19992007年中国288个地级市工业企业层面的数据,实证检验经济集聚对于企业生产率及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从19992007年全国总体样本的检验结果来看,经济集聚对于多数制造业行业企业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即主要表现为拥挤效应而不是集聚效应;不同规模的城市对于不同生产率企业的空间选择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低效率企业倾向选择中小城市回避市场竞争,即表现出显著的选择效应。(2)19992002年及20032007年分时段全国样本检验结果及比较显示,在两个不同时间段,经济集聚对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发生显著变化,19992002年期间主要表现为显著的集聚效应,20032007年期间主要表现出显著的拥挤效应。2003年以来,地区之间的"竞次式"补贴性竞争加剧,这削弱了区域内产业、企业的内在联系与协同发展,经济聚集过程中集聚效应显著减弱。此外,两个时段内经济集聚对于企业空间定位的影响均表现出显著的选择效应。(3)从发达地区(东部地区)、欠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检验结果来看,东部地区城市经济过度集聚,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拥挤效应;西部地区城市的经济集聚水平相对较低,经济集聚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集聚效应。无论东部地区内部还是中西部地区内部,对于多数制造业行业而言,选择效应均不显著。因而,全国层面呈现出的显著选择效应,主要源于低效率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中西部中小城市以逃避东部地区激烈的市场竞争。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7+51 +5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企业演化: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 [J].
李玉红 ;
王皓 ;
郑玉歆 .
经济研究, 2008, (06) :12-24
[22]   企业“扎堆”、技术升级与经济绩效——开发区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 [J].
郑江淮 ;
高彦彦 ;
胡小文 .
经济研究, 2008, (05) :33-46
[23]   制造业企业相对效率的度量和比较及其外生决定因素(2000—2004) [J].
刘小玄 ;
李双杰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43-868
[24]   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 [J].
白重恩 ;
杜颖娟 ;
陶志刚 ;
仝月婷 .
经济研究, 2004, (04) :29-40
[25]  
The Sizes and Types of Cities[J] . J. V. Henders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74 (4)